新江橋新建工程由寧波市政集團橋梁分公司承建,橋址位于原橋址處(現狀臨時便橋以東),南起中山東路與江廈街交叉口,向北跨越姚江、下穿現狀的甬江大橋引橋后,止于揚善路與人民路交叉口,全長約677米,寬度36米,為雙向六車道,其中橋梁總長330米,總造價約2億元,截止目前,新江橋新建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30%左右,預計2015年7月新橋通車,2016年初完成新江橋便橋的拆除,建成后是寧波市三江口地區(qū)“井”字形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寧波市南北向次干道人民路、江廈街及東西向主干道中山路的交通轉化節(jié)點,同時又是寧波市“三江六岸”濱江休閑景觀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水下施工難 保質又保量
在水下施工時,主墩在姚江內,水中承臺在潮水位以下10米,三江口水文環(huán)境和河床范圍為古河埠水域,水流情況復雜,河床亂石建筑垃圾等障礙物很多,為了薄壁鋼套箱圍堰順利下放,項目部采用挖泥船、長臂挖機對圍堰全范圍內清障挖泥,并在施工中采用潛水員水下精確定點清障等措施將圍堰范圍內障礙物清除干凈,項目部克服了諸多難題后,確保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樁基長度在水下80多米,其中有40多米是砂礫層,砂礫層所占比例非常大,針對復雜砂礫層鉆孔樁施工難點,采用在鉆孔泥漿中摻入PAT溶液,懸凝泥漿中除砂機無法清除的泥砂。雖然施工難度大,但項目部仍然提前15天完成水中鉆孔樁施工。
打造花園式工地 加強文明施工
走進新江橋新建工程工地現場,硬化的道路旁花草樹木茂盛,似乎走進的不是一個工地而是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的花園。施工場地原先是一個公園,項目部進場后,將綠化保護起來,在項目部內又種植了一些竹子等綠色植物,實施綠色低碳施工,因此綠化也成了項目部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工地內設備、材料堆放有序,加工場地干凈整潔,工地內場地硬化率達到80%,實現“黃土不裸露”。除了常規(guī)的防塵降塵措施和設備外,項目部還專門成立了一支由15個工人組成的文明施工班組,對項目部現場的保潔、降塵、綠化保養(yǎng)、交通導行等進行管理。每天組織專人清掃沖洗現場相鄰道路,盡量避免夜間施工,以防止污染市政道路和周邊環(huán)境,減少施工對周邊居民生活影響。
在注重施工環(huán)境的同時,項目部也十分注重外圍的建設。項目部白色的圍墻,黑色的瓦片隱隱透著些江南水鄉(xiāng)的味道,主路兩邊的圍擋、全彩色噴繪的公益宣傳墻上:《我們都在見證歷史——新江橋的歷史變遷》、天童寺、河姆渡遺址等資料在這里一一展現,還有以寧波市政治、歷史、人文環(huán)境為主題的標語、口號的正能量傳遞。在三江口這個黃金地段,項目部拒絕了商業(yè)廣告的誘惑,項目部的一位施工人員說:“我們項目的施工,給老百姓帶來了不便,但是我們希望用我們力所能及的努力,向社會傳遞正面積極的東西,讓老寧波人和新寧波人不僅能了解寧波的歷史文化,還有寧波內在的魅力?!?br />
花崗巖裝飾 與老橋相似
“在這么大的橋的外立面做花崗巖干掛裝飾,在寧波還是第一個,一般這種設計用于公園的小橋上?!表椖坎控撠熑苏f,“那么大的橋做成景觀橋是很少見的。”同時考慮到市民的懷舊情結,與原新江橋相比,新橋的外觀并未有重大的改變,形態(tài)、氣質、風貌與老橋一脈相承,外立面采用花崗巖干掛,與周邊的天主教堂相呼應,同時與老橋相似,同樣是拱形的橋梁、有多重拱廊,梁體石材裝飾和拱廊外側的雕飾,也延續(xù)了老橋的符號。相信新橋亮相后,老寧波不會覺得陌生。